跳到主要內容


預算案演辭

關愛共融

婦女發展

174. 婦女對家庭以至社會和經濟發展作出巨大貢獻。如何讓她們有更大空間實踐自我、發揮潛能,是社會發展的重要一環。我會預留一億元加強支持婦女發展及相關工作,包括協助婦女在就業市場轉型;就照顧子女或長者提供培訓;以及就關注工作與生活平衡及精神健康等範疇,舉辦交流學習活動。

加強支援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

175. 政府一直致力為有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提供適切支援。現時有約八十間幼稚園和幼稚園暨幼兒中心試行以到校模式,為正在輪候兒童體能智力評估、或經評估為有邊緣成長發展問題的學童,提供訓練,並為他們的家長及教師提供支援,即「第一層支援服務」。試行近三年以來,超過七成曾接受這服務的學童能順利銜接至主流小學接受教育,可見把握「黃金期」盡早介入,對他們的康復和成長大有裨益,而他們的家庭也會受惠。有見及此,我決定增撥資源,加大力度協助這些學前兒童,將「第一層支援服務」恆常化,並擴展到接近九百間學前教育機構,同時與支援輕度殘疾學前兒童的「到校學前康復服務」融合,以跨專業服務團隊和校本綜合模式,為有不同程度特殊需要的學前兒童提供全面、及時的支援。上述措施每年經常開支約一億七千四百萬元。

支援居家安老

176. 政府在社區層面為長者提供不同類型的照顧及支援服務,協助他們居家安老。除了在日間護理中心及長者家中提供個人照顧、護理、復康運動等服務,我們將於今年第三季把「長者社區照顧服務券試驗計劃」恆常化,受惠人數將由現時的八千人增加至二零二五/二六年度的一萬二千人,涉及經常開支每年約九億元。政府亦會於未來五年新增十六間長者鄰舍中心,並於今年第四季擴展全數二百多間長者地區中心和長者鄰舍中心的服務範圍,涵蓋退休生活規劃和樂齡科技推廣。

177. 政府也關注長者在醫院接受治療之後的照顧和康復需要。醫院管理局的「離院長者綜合支援計劃」為有較高風險的離院長者提供六至八個星期的支援服務,包括復康運動、膳食服務和家居環境安全評估及改善建議,幫助他們居家康復,降低再度入院的風險。政府將由今年第三季起擴大此項計劃,每年受惠人數由現時約三萬三千人增至四萬五千人,其中可被轉介至家居照顧服務的人數由約九千人增至一萬一千人,涉及經常開支每年約七千四百萬元。

加強支援照顧者

178. 照顧者一直勞心勞力協助長者和殘疾人士,讓他們可繼續在熟悉的社區居住,對建設關愛共融社會功不可沒。政府肯定照顧者的付出和貢獻,並會加大力度支援他們的各種需要。經濟援助方面,由今年十月起,政府會把兩項低收入照顧者生活津貼恆常化,並增加每月津貼金額,涉及的開支每年約四億三千萬元。政府亦會在今年第三季設立照顧者支援專線,由專業社工提供緊急支援、情緒輔導及外展等服務。

鼓勵繼續聘用年長僱員

179. 隨着人口高齡化、出生率下降,香港勞動人口預計會減少。香港現在約有一百五十萬名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很多長者過了傳統退休年齡仍「有心有力」,願意繼續工作。我建議提高僱主為其六十五歲或以上僱員所作自願性強積金供款的稅務扣減,由現時該等開支的百分之一百增至百分之二百,既鼓勵僱主繼續聘用年長僱員,亦增加銀髮族的退休儲蓄。

鼓勵提供更多優質私營長者和殘疾人士院舍設施

180. 二零二二年《施政報告》建議提供更多誘因,鼓勵發展商於私人發展項目內興建和營運安老院。經檢視後,除了繼續豁免這些私營安老院所涉的樓面面積地價外,我們決定提高每個發展項目能受惠的安老院舍面積,並建議進一步寬免該等樓面計入項目可容納的最高樓面面積,希望能增加優質私營安老院的供應。優化措施會在今年第二季內推出,試行三年再作檢討。此外,發展局和勞福局會為殘疾人士院舍制訂同類計劃,以鼓勵市場提供更多優質私營院舍。

鼓勵分間單位安裝獨立水錶

181. 為鼓勵市民參與水務署的「分間單位安裝獨立水錶計劃」,水務署會豁免在該計劃下每個獨立水錶的水費按金,亦會豁免提供水錶的費用。每個獨立水錶帳戶會有獨立水費單供繳交水費,以及每四個月首十二立方米免費的用水量。

 

 

上一頁 | 目 錄 |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