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未來的挑戰
133. 香港的人均壽命持續延長,人口高齡化所帶來的挑戰,我們不容忽視。
134. 去年,六十五歲或以上的長者數目為九十八萬,佔全港人口一成四,這比例將會持續增加。根據最新的推算,到二零四一年,長者數目將大幅增加至二百五十六萬,佔全港人口三成。至於老年撫養比率,香港在八十年代初是十名適齡工作人士(即十五歲至六十四歲)支援一名長者,今天則跌至五人支援一人,到二十年後,更會減至兩人支援一人。
135. 長者人口比例增加,令醫療、福利等開支急速上升。同時,勞動人口比例減低,經濟活力下降,增長動力放緩,對政府收入和公共開支的可持續性會有深遠影響。按現時人口趨勢來看,二零二零年代香港經濟的增長動力勢必持續減慢,顯著低於過去十年百分之四點五的趨勢增長率。
136. 政府目前投放在醫療及社會福利的資源,佔政府經常開支百分之四十。在照顧長者方面的支出,以二零一二/一三年度為例,就社會保障、安老服務及醫療服務的預算開支高達四百三十四億元,佔政府經常開支百分之十六。隨着人口高齡化,這些開支勢必大幅上升,無論在病牀、院舍還是社區安老照顧等方面的需要都會大幅增加。
137. 我預期,隨着長者數目增加,就業人口持續萎縮,納稅人數減少,經濟增長減慢,若稅制維持不變,政府收入的增長便會大幅放緩,而福利和醫療開支則會急速上升,我們將面對入不敷支的情況。有人認為,在收入不足以應付支出的情況下,豐厚的財政儲備,正好為香港提供充裕的後備資金。我認為這個說法不是錯,只是比較片面。短期的財政波動,當然可以利用儲備來解決,但是財政儲備不是恆常的收入,而是政府可動用的全部資金,用完即止。長期耗用儲備來應付不斷膨脹的經常開支是不能持久的。經常性的支出需要依賴可持續的收入來應付。
138. 儲備既要應付我們的服務開支,也需要在經濟逆轉時發揮緩衝作用。以一九九八至二零零四年間的五年財赤為例,儲備由原來的相當於政府二十八個月開支,降至二零零四年時相當於十三個月開支的水平。
139. 此外,大家熟悉的財政儲備數字,並未扣除政府已知悉的負債、已承諾的開支和各類型的或有負債,包括三千多億元的基本工程項目、一千億元已提供的保證,以及現值約六千億元的公職人員法定退休金。這些款項雖然不是要在短時間內一次過付清,但當我們考慮特區整體的財政狀況時,不能只片面看我們的儲備,而不理會背後的負債和承擔。
140. 放眼世界,不少經濟體都同樣面對長遠公共開支飆升的問題。有些國家會利用現有的資源,為未來作籌劃,把部分的財政盈餘或其他收益及資產常規地儲存起來。我會成立一個由庫務科領導的工作小組,並邀請學者及相關專家加入,一同研究如何在公共財政上為人口高齡化以及政府其他長遠的財政承擔作出更周全的規劃。小組會於本年年底前向我提交報告。